都说奇葩课程是年年有,今年也不例外,最近听说广州某高校开设了一个名为“乳房美学课”的选修课,这个选修课也被网络上称作是“奇葩课”,这究竟是咋回事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下。
厦门大学最近就推出“乳房美学”选修课,引起广泛热议。同时也让社会开始关注全国各高校开设的“非典型”选修课,课程涉及的领域包括了性教育、娱乐休闲、生命教育,甚至还不乏专为女生开设的“新女性培养课程”。

大学无小事。象牙塔内一有点风吹草动,比如新开了一门课程,传到社会上,都会引起轩然大波,让人们禁不住品头论足一番。此前的天津大学开设恋爱课如此,如今厦门大学开设“乳房美学课”,同样如此。
此次引起争议的“点”,显然不在课程,而在“乳房”本身所具有的性意味,容易让人产生一些不洁联想。这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所在。事实上,纵观现在一些大学开设的各类所谓“奇葩”课程,譬如爬树课、游泳课、恋爱课等等,不管真实目的如何,其显现的主体价值却都是指向爱人爱己,因而充满着正能量。而乳房美学课,不管由谁讲解、操作,无疑只属于传统的美学和医学范畴。
现代社会,早已跨过了缠足束胸为美的腐朽时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一个玲珑剔透的曼妙身材,是每个女生的追求和向往,也是上天赐予世界的一道别致风景。而实现这个愿望,又知道怎么保养,绝不是可以靠自己凭感觉摸索所能知晓的。由专业人士担纲主授,这既重课程的科学性,也是由权威主动注入这一理念。何况,教给学生防病知识和技能,这本身也是大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美不仅外化于形,更要内化于心。这个内化的前提就是不生病。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及已经早亡的年轻歌手姚贝娜。她的不幸,有身体素质原因,但更在于自己缺乏预防意识。倘若她当时的学校能及早开设这样的课程,知道如何保养、预防和发现,这样的悲剧未见得会来得如此凶险。然而,类似的悲剧,每年都在上演。报道称,我国每年死于乳腺癌的病人就多达20万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也正是对这一疾病的严峻形势的深刻认识,世界卫生组织才将每年的10月18日定为防乳癌宣传日,每年十月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倘若大学生这个获益者再将防范经验传与他人,这种疾病是不是要少很多?
可以说,大学及时开设这样的课程,是顺势而为,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理念。而积极选修者,更是在向世人传递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相反,一见到与自己固有认知龃龉就扑上去冷嘲热讽,质疑挞伐,反而暴露了某些人的意识猥琐和格局的低下,就像一些国际友人惊诧于少数人在某些方面的开放与保守走极端一样,让人匪夷所思,不可理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这些上衣配黑色裤子回头率百分百
依然相信爱情 舒淇宣布与冯德伦结
鞋子 你可以这样穿
你穿这几件外套看起来又贵又小众
这个秋天 你可以这样穿
女人经期做这事小心妇科疾病缠身!
女人一到夜里就湿了 晚上老出汗咋
女人怀孕第一个月有哪些反应?
宝宝七个月如何添加辅食
刚出生的婴儿怎么喂养
宝宝吃玉米要注意这些事情
小孩流鼻涕这5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
这些方法可以防止宝宝吃小手
孩子偏食挑食6大妙招解决
宝宝吃玉米,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
宝宝晚上不睡觉竟然和这有关